《中国历史故事 (秦 西汉)》之王翦灭赵

王翦灭赵

秦王嬴政即位以后第九年,有个叫嫪毐[lào ǎi]的宦官发动叛乱,想要夺取王位。嬴政得到消息以后,当机立断,先下手为强,派兵一举消灭了嫪毐。因为嫪毐是文信侯吕不韦推荐到宫廷里来的,所以这件事也就牵连上了吕不韦。当时赢政二十一岁,对国家大事已经能够自己拿主意,用不着吕不韦的帮助了,他正想把吕不韦一脚踢开,由自己来掌握政治大权。因此在除掉嫪毐的第二年,嬴政下令免了吕不韦的职务,把政权抓到了自己手里。吕不韦搞政治投机,拥立嬴政的父亲子楚,已经封侯拜相;他想要实现更大的野心,到头来还是被嬴政击败了。

嬴政亲自掌握了政治大权,雄心勃勃,一心想要早日统一中原。他大力招揽人才,请他们来为统一事业出力。一些有真实本领而没有被六国君主重用的人,都纷纷投奔秦王。除了原先已经受到重用的燕国人蔡泽、楚国人李斯等,又有一个魏国人尉缭来到秦国。

尉缭是个很有心计的人,他对六国的君主和大臣都有所了解,知道如何对付他们。他对秦王嬴政说:“如今秦国是够强大的了,六国中的任何一国,都没法挡得住秦国的进攻,但是就怕六国联合起来抗秦。那样,秦国就没法对付他们了。希望大王不要爱借财物,赶快派人去贿赂六国的大臣,破坏他们可能采用的联合抗秦的计谋。我看大王顶多花上三十万两金子,六国就都可以消灭了。”

秦王嬴政采用了尉缭的策略,分化六国,使他们互相猜忌,不能很好地合作,然后再来一国一国地收拾它们。

秦国首先对付韩国。韩国是六国当中比较弱小的国家,离秦国又很近。韩王安是在秦国嫪毐作乱那年继承王位的,政治上毫无经验,对强大的秦国一味采取退让政策。在他当上国王的第六年,韩国就遭到了秦国的进攻,他很是害怕,想要投降。秦王嬴政看出了韩王安的弱点,就派人去诱降。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,韩王安真的屈服了,向秦国献出了代表国家政权的大印和一大块地方,对秦国称臣,想用这种办法保住自己的王位。但是这种妥协求和的做法只不过使秦王推迟了灭韩的时间。过了三年,即公元前二三〇年,嬴政还是派内史腾攻破了韩国的首都新郑(今河南省新郑县),俘虏了韩王安,把韩国灭掉了。

秦灭赵可不象灭韩那么容易,打了不少仗。公元前二二九年,秦王派大将王翦、桓齮[yǐ]带兵去进攻赵国。桓齮围攻赵国的平阳。赵王迁派将军扈辄[hù zhé]带兵去救援。扈辄虽然作战很勇敢,但是赵军毕竟不是秦军的对手,结果失败了,赵军损失十多万人,扈辄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。赵王迁觉得形势严重,赶快派大将军李牧和司马尚等人带兵去抵抗秦军。李牧是赵国有名的大将,能攻善守,对士兵要求十分严格。当时正守卫着北方边界,防备匈奴的进攻。他被调到南边来抵抗秦军,在宜安设下埋伏,把秦军打得大败,杀死了秦将桓齮。赵王迁对李牧取得的胜利十分高兴,就封李牧为武安君,还赏赐他许多黄金。

王翦看到秦军损兵折将,一时不能取胜,就赶快采用反间计,设法离间赵王和李牧的关系。他打听到赵王有个宠臣,名叫郭开。此人财迷心窍,眼里只认得钱,只要有钱,什么国家的土地,人民的利益,都统统可以出卖。王翦偷偷地派人给郭开送去许多金子,叫他在赵王面前说李牧的坏话。

郭开收到王翦送来的金子,就在赵王面前造谣说:“李牧和司马尚并不想真心保卫赵国,他们早就想要投降秦国了。听说他们已经跟秦国商量好了,只要他们投降过去,秦王就给他们很多封地和黄金财宝。如今他们在战场上的胜败都是双方故意假装出来的,并不是赵军真的打败了秦军。”

赵王迁是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糊涂虫,对郭开的谣言信以为真,就把李牧抓去杀了,撤了司马尚的职,另外派了赵匆和从齐国来的颜聚两人做将军。可怜李牧一世英名,居然被奸贼陷害,而赵王杀死李牧,等于自毁门墙,从此秦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了。

王翦得知自己的反间计获得成功,就在公元前二二八年十月,率领秦军向赵国大举进攻,一路上势如破竹,很快攻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,俘虏了赵王迁和赵国的文武官员,把赵国灭亡了。

秦王嬴政在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,初试锋芒就大获全胜,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,先后灭掉了韩赵两国,为统一事业打下了基础。秦王统一中原的事业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,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。在具体做法上则采用了威胁、引诱、进攻、离间等种种手法。韩王安的妥协投降政策,当然挽救不了韩国覆灭的命运;赵王迁的轻信谣言,则更是自取灭亡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